腾思控股
今天的标题有刺,真够扎人的。
暑假期间热搜上短暂挂过一个话题——到了暑假才发现,我父母连一万块都拿不出来。
落脚点不是"暑假贵",或者"很多家庭连一万块都拿不出来",这两者都是事实,没什么不能说的。
这个热搜的落脚点,是孩子因为爹妈拿不出一万块,而嫌弃这个家,看不起自己的父母。
图源:小红书截图
当然了,这些所谓网上的帖子到底是不是真孩子写的,很难查证。
但我们确实知道生活里有这样嫌弃自己家"穷"的孩子,而我们也绝对不愿意养出这样的孩子。
所以网友们纷纷出来鞭挞:这届孩子也太势利了,现在的社会风气也太坏了,只看钱……
图源:影视剧图
01
什么时候开始,
孩子会嫌弃自己的父母?
让我们先说一个悲伤的事实:人类绝大多数的家庭里,孩子总会嫌弃自己的父母的,或多或少,或早或晚……
这跟父母本身条件好坏没有必然的关系,孩子第一次嫌弃父母,往往不是因为父母做错了什么,而是因为他们开始"看见"了别人。
他们看见了同学爸爸开的是什么车,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;他们听见了同学暑假去了哪里,做了什么;他们刷到了网上那些精致的生活、光鲜的父母、豪华的假期,然后……他们沉默了。
这个"沉默",就是比较的开始。
图源:影视剧截图
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"社会比较理论",人会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估自己的价值。而孩子在青春期前后,正是自我意识觉醒、身份认同建立的关键期,他们开始频繁地"看别人家的孩子"、"别人家的父母"。
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"位置"——不是地理上的位置,而是社会中的位置。他们想知道:我和别人一样吗?我是不是被接纳的?我是不是有价值的?
这种比较也并不都是坏事,它会催促一个孩子开始去思考"我是谁""我从哪里来""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"。
当他们发现自己和别人"不一样"的时候,尤其是当这种"不一样"让他们感到"低人一等"时,就会产生一种"羞耻感"。
但请注意,这种羞耻感不是对贫穷的羞耻,而是对"差异"的羞耻。这种羞耻感,如果不被理解,就会演变成"嫌弃"。
所以,暑假和一万块腾思控股,真的不是重点,重点是,这种"嫌弃"注定会发生,因为它是每个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
请注意啊,这不是"坏孩子",而是"正在成长的孩子"。
02
我们心里有个靶子
按照我这 10 年来写文章的规律,接下来应该写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找到能锚定内心的自我价值感,进而认识到,每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充分体验人生,社会比较啥的,看透了都是浮云,你的自我价值,只有你自己才能判定。
但今天我不想这么写。
我想写写咱们这些父母,自己也还没有长大,自己也还会在比较中受伤害,自己内心里一直有一个靶子,上面大大地写着:我一直嫌弃着我自己,因为我穷、丑、没文化、没资源、没人爱……
孩子射出的箭能让我们崩溃,一定是因为我们也在嫌弃自己。当我们感到被孩子刺痛,其实是我们在和自己和解的路上,还没走完。
那怎样和解呢?
推荐大家两个"想通小秘诀",为人父母自己先多练习,熟练了就会发现,带着娃一起想通,也不是难事了。
人生是打牌,概率就是概率而已
把人生看成一场游戏,是一个听起来特高级,但其实很自然很基础的方法。
打过扑克、麻将的人都知道,只要不作弊,自己拿到怎样的牌,对手拿到怎样的牌,这些都是概率。
没人会觉得,我打牌拿了臭牌,就是我这个人都没价值了;
对方拿起牌来就天胡,所以他一定更高贵,整个生命都比我高级吧。
你会承认,他运气更好,但打牌的结果,有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,也自然会有靠着此后的无数次选择翻盘的。
人生不也一样么,爹妈是不是富豪,自己是不是天才,这些没得选,概率就只是概率而已,千万不要纠结"凭什么是我"、"凭什么别人的牌都比我好"?不凭什么,就凭你上桌了,概率就会降临在你头上。
这就是为啥我不反对孩子玩游戏,不怕娃小小上瘾,还会设立一个"抓娃娃基金"鼓励女儿去玩她喜欢的游戏。
因为所有的游戏,本质上都是人生的投射,很多人生里看似解不开的心结,放在游戏里一类比,我们都更容易接受。
图源:自己拍的
向下比,向上看
好吧,即使咱们都接受了,人生境遇的高低好坏有很大一部分是概率,或者叫运气。也还会有人接受不了,我的运气凭什么一直比别人差。别人的运气为什么一直比我好。
这就需要另外一个想通小秘诀:向下比,向上看。
向下比很简单,假如孩子嫌弃父母暑假连一万块都拿不出来,同学却可以去南极,我们就告诉他,这个世界的真相是,还有很多很多家庭,一年也挣不到一万块钱。
还有很多家庭,在战争、瘟疫、病痛的阴影下,我们在世上,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,那些比我们"差"的人,并不是生命的价值不如我们,那我们的价值,也不会比"更有钱"的人差。
向下比的同时,一定不要忘记向上看:
北京的孩子有故宫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,我们去不了,但我们可以从书里,从网络上去看。
同学能去南极北极度假,我们去不了,但南极北极的地理、生物、气象等各种知识并不需要花很多钱。
孩子也好,成人也好,向往和羡慕更好的物质生活,这一点也不奇怪,完全正当,一方面,我们可以告诉孩子,如果你想过"挣更多钱的生活"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好好学习去实现;
而此时此刻,就有一万种不花钱的方法,可以靠近你喜欢的一切东西。
我喜欢,我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拥有和靠近,这就是"永远可以向上看"的信心,有这种信心的孩子,不会嫌弃父母,不会嫌弃家,更不会嫌弃自己。
03
这是最好的时代
也是最坏的时代
很多人都在说,现在的社会风气太坏了。
网上全是炫富、攀比、精致的利己主义。孩子天天刷短视频,看到的是"别人家的暑假"、"别人家的父母"、"别人家的生活"。
但这真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,从古至今,人类社会就一直在比较中前行。石崇斗富、贵族炫奢,历史上从未缺席。
互联网、短视频的爆发,好像是一个放大器,把那些最刺眼、最极端的画面,一遍又一遍地刷进我们的眼睛,但这并不是世界的真相。
量子力学中有个"观察者效应":观察本身会影响现实,我们看到的世界,其实是我们选择看到的世界,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观察,决定了我们能看见什么样的真相。
所以,我们完全不用着急责怪孩子没良心,我们可以告诉娃 :
"你看到的世界,是你选择看到的世界。你可以选择看到‘别人家’的光鲜,也可以选择看到‘我们家’的温暖。"
嫌弃是必然,走过嫌弃,才是人生。
正在团
� � 家庭学习好物:再忍忍,要开学了,这些好物来帮忙
� � 杂志:没想到啊没想到,20 几块钱能让顶流科学家给我带娃!
大 J 叨叨叨
隔壁号最近发了几篇文章,大家都挺喜欢的,怕大家漏了,今天再放一下。
我私藏的服装店们:有质感,不过时,还漂亮!
一口不少吃,一点不用动,跟我这样就能瘦(大人孩子都可以)
太好吃了!心甘情愿胖十斤的那种(附地址价格)腾思控股
睿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